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谈话节目风行荧屏 专家为电视谈话诊脉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1-7-30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如果说谈话节目是在去年兴起的话,今年可以算作进入半成熟期了。谈话节目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现在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。那么,谈话节目发展到今天,还有多少潜力,日前,各路专家们聚在一起,为谈话节目诊脉。
背景:从《实话实说》到风靡荧屏
如果你打开电视,很容易在众多的频道中找到一款谈话类的节目。从《实话实说》受到观众关注开始,谈话节目成了各个电视台的主打王牌。《朋友》、《谁在说》、《夫妻剧场》、《国际双行线》……各式各样的谈话节目应有尽有。内容涉及国际、家庭、社会领域,可谓包罗万象。这类节目因制作成本低、人情味浓厚等特点电视里外都讨好。谈话节目的制作人们也在思考着如何将节目办出勃勃生气,更能体现出创新与特色。
可是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。众多的谈话节目雷同的现象十分严重。从制作角度来说,亦是千篇一律。大都是嘉宾与主持人对话,最多加点观众的发言,画面单调、呆板。谈话节目走入了一个误区。
话题之一:谈话节目还好看吗?
胡智锋(北京广播学院教授):电视谈话节目大体可以分为人物性的、事件性的、话题性的、情感性的等几类。不论是哪种类型,都要展现人思想的魅力,这样才能吸引观众。在谈话中要让人形成一种看法,这种看法、观点不论是感性还是理性上的,一定要非常独到,只有这样展现出人思想的魅力才能真正地值得一看。
叶凤英(北京广播学院教授):谈话节目制作成本低,在国外是一种很主要的节目形态,在国内谈话节目也是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。但是现在国内的谈话节目真正优秀的不多。谈到《实话实说》,我也拿它做个例子。它走到今天也有其困惑的一面。一是播出时段变了,二是话题老了,收视率下降了很多。所以谈话节目要有自己的个性,比如《国际双行线》这个节目,虽然也是谈话节目,但是它是中国惟一的以中西文化冲击碰撞为话题的双语谈话节目,表现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,同时这种交流并不是只面对中国观众的。做好谈话节目不但要充分发挥电视元素的各个方面,还要突出节目的个性。
话题之二:谈话节目还需要什么?
张召忠(国防大学教授):我跟北京台合作过好多次,有几次节目挺好,可被台里“枪毙”了,因为不是北京市里的事,把金子当砖扔了,可惜了。谈话节目不能媚俗,电视不是消磨时间的东西,要有教育意义。再者,要规范整个行业,让草台班子无法生存,才能避免粗制滥造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导向性,不能误导观众,倡导什么、反对什么要搞清楚。
刘一达(作家):谈话类栏目有优势,对突发事件请嘉宾来及时交流,让受众感受到深层次的东西。要发挥这种优势,国防、军事类访谈节目就不错。另一种明星出场谈轻松话题的节目,有点滥,明星生活与老百姓毕竟不太一样,谈多了也没什么用处,好像扯闲篇。谈话栏目应该梳理一下,好的应该增加内容,离老百姓远的没什么用的就可以少点。
邓伟(摄影家):谈话类节目的话题很重要,选择中国人关心的国际热点问题,请中外人士一起谈,这种双语互动的方式很好。要让节目有深度,主持人事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,要对谈话对象非常了解,才能提出意料不到的有深度的问题。另外可以每期选择一个重点话题,请不同层次的人来谈,有普通老百姓,有专家,从各个层次、各个角度深入探讨。话题也可以宽一点,不一定局限于北京人,可以请外地人到北京来做节目,打破地域界限。碰上好的、老百姓都关注的话题,可以加大力度,一个话题做两三期,深度广度都到位。另外节目制作手段也可以创新,让摄像、灯光都发言,调动现场气氛,也可以增加热线电话,让观众参加进来。
尹鸿(清华大学教授):先要考虑受众定位谈话类节目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,而很多栏目失败的原因是你要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平台,这就是你的受众定位的问题。节目制作之前要先考虑受众的定位,你给哪个群体的人看,这样制作节目才有针对性。连定位都搞不清,当然失败。(周雪桐 侯柠柠 宣沂)